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,中國對鋼管的巨大需求給澳洲經濟帶來“緩沖”,使其免于成為全球在經濟受打擊最沉重的國家之一,并確保本財政年度取得創紀錄的2930億元資源產品出口佳績。
在澳洲面臨重新開放經濟,取消各州與領地之間旅行限制,允許工人和游客更大流動,以減少失業和解封的巨大壓之際,澳洲的資源業卻一枝獨秀,維持高就業和出口創紀錄,并維持其本增長。
雖然由于疫情危機,最新的官方資源業分析把原先預測的2019-20年度礦產和資源出口值由2990億元,向下調整為2930億元,但這仍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,而且該產業的就業水平仍高于其他所有產業。
鐵礦出口仍在處于每年超過1000億元大關的軌道上,而且預計澳洲明年將超過中國,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。
在全球疫情大危機期間,礦產業的就業流失僅為其他產業的一半,而且該產業的男女青年工人就業水平沒有下降,相比之下,其他產業的男女青年工人卻大量丟失工作崗位。在澳洲最大的資源礦產地西澳,疫情期間礦產業增加逾1500份工作,使該州礦產業工人增加到111,533。
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工業活動減少,航空旅行暴跌,已導致煤炭價和石油價銳減,國際液化天然氣價亦受到重大影響,但全球各地因疫情而減產煤炭,卻意味著澳洲的煤炭繼續出口,而且鐵礦和黃金的出口將上升。
信息來源;http://www.lan-yu.net